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胡俊 文/圖)11月7日至9日,中國行為法學會偵查學專業委員會第十五屆全國偵查學術研討暨第三屆新型犯罪治理學術研討交流活動在銀川市舉行。活動旨在共同探討新型犯罪治理路徑,匯集實戰經驗,形成應對新型犯罪的對策,提升公安新質戰斗力。

此次研討活動由中國行為法學會偵查學專業委員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偵查研究實訓基地聯合主辦,銀川市公安局承辦。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以及各省屬公安院校的150余名代表參加活動。

寧夏公安廳副廳長、銀川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張天喜在偵查學研討活動上致辭時表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背景下,犯罪加速向網絡蔓延,電詐、跨境賭博與黑灰產復雜化,傳統偵查面臨嚴峻挑戰。銀川公安在部廳和區市黨委領導下,推進數據驅動與多警種聯動,構建情報引領、模型驅動的新機制,強化人才培養與產學研協同,推動偵查工作精確高效發展,實現電詐、盜竊等案件同比明顯下降。

專題報告中,銀川市公安局副局長蘇波以“在大數據賦能偵查治理現代化實踐中,開創銀川公安新局面”為題,分享了在大數據賦能偵查治理現代化方面的“銀川實踐”。來自學術界與偵查實務界的14位專家學者圍繞“偵查學研究”“現代偵查技戰法研究”“新型犯罪治理研究”和“青年論壇”四個論題進行了學術分享與交流。

本次研討活動共征集200余篇學術論文,其中56篇論文結集出版,形成了《偵查論壇》(第21卷)。經過初評和終評程序,最終評選出一等獎論文2篇、二等獎論文3篇、三等獎論文4篇。

研討活動期間,中國行為法學會偵查學專業委員會召開了第四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經與會代表舉手表決,審議通過了增補常務理事、理事人選。經過理事會審議,徐永新等10名同志增補為理事會常務理事,陳尚坤等5名同志增補為理事會理事。

本次研討活動凝聚了與會專家學者的集體智慧,聚焦偵查理論與偵查實務的前沿熱點問題,為推進偵查學理論研究創新發展和偵查工作現代化建設建言獻策,為全面提升偵查工作新質戰斗力注入智慧和力量。

近年來,犯罪加速向網絡蔓延,電詐、跨境賭博與黑灰產復雜化,傳統偵查面臨嚴峻挑戰。銀川市公安局在部廳和區市黨委領導下,依托“西部數谷”算力優勢,以大數據中心建設為牽引,推進數據驅動與多警種聯動、數據賦能與偵查實戰、社會治理深度融合,構建起“全域感知、精準預警、智能防控”的新型違法犯罪治理體系。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方面,銀川公安創新情報引領的預警研判機制和全鏈條技術反制模式,實現從被動響應向主動預見轉變。截至10月,全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同比下降10.39%。